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文山三七发展蒸蒸日上

    信息发布者:zhalvxiao
    2017-09-24 19:00:18   转载

    边疆沃土金不换南国神草风景独好

    ——文山三七发展蒸蒸日上

    本站讯 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在云南省东南部,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城,在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壮族、苗族、彝族等多民族同胞,他们热情善良、勤劳智慧,这里风景优美,既有“世外桃园”广南坝美,又有“世间罕见、国内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丘北普者黑,这里资源丰富独特,铟、锑、锡探明储量居全国前列,钨、锰、水晶、沸石等矿产探明储量居全省前列,铝土矿占全省的90%以上,辣椒、烤烟、甘蔗、油茶、八角、草果、茶叶等农产品名扬省内外,独具盛名的名贵中药材——三七,更是源于此产于此,这就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光、热、水、土、气等条件,为三七的人工种植创造了条件,全国95%以上的三七产在文山,被国家命名为“三七之乡”。

    规模种植显效益长期发展求突破

    三七在文山的种植历史悠久,但是,实现人工种植的规模发展,却只能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文山三七盲目发展,浪费有限资源,低水平重复开发、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纷纷呈现,严重制约了三七产业的发展,对三七宝贵资源形成了极大的浪费。1992年,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为了加速经济发展,将三七列为文山州六大支柱产业之首,提出“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种植为基础,加工为重点,销售为龙头,效益为目标,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行业化管理,科技化发展之路;坚持以销定产,扩大深度加工,实施名牌战略,拓展国内外市场,努力把三七产业培育成文山州一大经济支柱”的发展三七产业的指导思想,进行重点开发。并于1997年11月批准成立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特产局,实现政府对三七产业的宏观调控管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科技人员、种植户的共同努力下,三七产业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加工和市场开拓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5年,全州实现三七产业销售收入159.8亿元,其中,三七种植业实现销售收入101.2亿元;三七加工业销售收入19.7亿元;流通业销售收入38.9亿元。三七种植业销售收入占全省三七种植销售收入的98.3%。  

    三七的种植,为文山人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利益,显著改善了边疆少数民族同胞的生产生活条件,但三七销售价格的几起几落,却成为七农的“硬伤”,2006年,三七价格一度下跌到每公斤30-40元,2015年,三七从最高点每公斤900元下跌到100元。朝夕之间,三七种植户血本无归。  

    目前,全国三七产业年产值近千亿元,全国以三七为原料的生产企业1350家,中成药品种360余种,药品批号3620余个,产品涉及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儿科、眼科及皮肤科等用药,几乎囊括了目前医药工业中的所有剂型。云南省以三七为原料的药品生产企业近70家,涉及三七的国药准字批号300余个,品种69种。2015年,文山州正常生产的三七加工企业仅有13户,实现现价总产值23.52亿元,三七加工业经济总量不足,加工业经济在全州三七产业经济中的比重依然较低,2015年加工业现价总产值占全州三七产业现价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6%左右,加工业在全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至今尚未得到显著改变。三七种植、加工、市场等各环节发展不协调,种植业占比过大,加工业和服务业占比太小,尚未形成紧密的链条产业;文山州内以三七开发为主的几家龙头企业规模有限,现有加工企业群体整体功能并未得到充分显现,对产业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不足,产业发展缺乏大集团、大企业带动;制约三七种植的连种技术尚未攻克,三七种植的基地标准化、规范化推广不全,三七受气候影响严重,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总之,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企业拉动效应不明显,种植技术、抗灾能力等已成为制约文山三七发展的瓶颈。  

    多方合作破瓶颈产业升级打基础

    文山州紧紧抓住云南省委、省政府重点培育发展8大产业的有利机会,立足三七资源优势,将三七产业作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大发展力度,努力形成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种植户四方合力,全力破解产业发展难题。通过多年来的培育发展,文山州三七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三七种植、加工、流通、科研等产业链日趋完善,文山成为全国最大的三七集散中心。目前,全州共有340余户企业(个体工商户)从事三七流通业,三七原料已进入全国20个大中型药材市场,三七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三七市场营销网络基本形成;以日本、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为重点的国际市场稳步增长,年均出口量达1000吨以上。  

    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今年,文山州先后制定出台《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文山三七千亿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培育三七产业龙头企业工作计划(2016—2020)》、《文山三七宣传方案(2016—2020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种子管理办法》、《加快文山三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将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宣传文山三七形象,并将三七种子管理经费纳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予以保障,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向种植户提供文山三七良种繁育、规范化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同时,从三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支持和培育三七电商龙头企业和电商品牌,鼓励做大做强。在人才培养方面,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为推动文山三七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文山三七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为确保文山三七质量,文山三七从源头和市场入口着手,要求种植户必须按照《文山州三七标准化种植规程》,从良种生产、育苗技术、大田栽培到农药使用准则、主要病虫害防治、害虫及有害动物防治技术、施肥技术等方面,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进一步规范三七种植操作规程,提高三七标准化种植程度和种植管理技术水平,确保三七道地药材的质量和特色,建立能够获得国际和国内权威认证的标准化三七原料基地。在三七的加工中,结合当前三七市场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审核出台《文山州三七标准化原产地初加工操作规程》,明确规定三七术语和定义、初加工工艺流程、三七各部位加工技术要求等内容,规范三七初加工工艺和市场交易行为,改变三七传统带土干燥初加工模式,维护和提升文山三七品牌形象,打造文山三七道地品牌。目前,文山已建立《地理标志——文山三七》国家标准、《文山三七道地药材》标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市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无公害品质三七药材及饮片的农药残留与重金属含量限量标准》、《有机品质三七药材及饮片的农药残留与重金属含量限量标准》两项标准,将逐步实现三七消费者、生产者、经销商及政府等部门组织的使用、监控或管理,为三七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研取得重大突破。当前,三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轮作障碍、品种及产品创新升级等问题,是文山三七产业发展中亟待突破的重大课题。文山州积极寻求资源,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展科技合作,在文山苗乡三七科技示范园设立院士工作站,文山学院文山三七研究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共同成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三七研究基地,致力于攻克三七育种的关键技术和三七产业链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近期,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三七连作障碍机制研究”获得国际认可,研究成果将为通过调控根际微生态环境来克服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提供依据。今年5月,文山三七花、茎叶获云南省卫计委批准按照普通地方特色食品原料进行管理,为三七食品的开发扫清政策性障碍,为拓宽三七产品开发的领域和空间,以及开拓三七食品大市场创造前置条件,实现了三七进入食品开发领域的零突破。2015年,全州三七种植面积达45.2万亩,采挖面积26.1万亩,产量达3.4万吨,占全省产量的69.4%。  

    市场流通渠道逐步多元化。目前,文山州已培育出云南白药文山七花、三七科技、七丹药业、特安呐制药、维和药业、苗乡三七、文山华信等一批骨干企业,支持和引领着全州三七产业的发展,其中,云南白药集团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三七产品生产企业。为了开拓市场渠道,文山州建成了“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三七产业园区登高片区”,推动全州三七产业园区迈向“千亿园区”,云南三七科技联合九州通医药集团组建了三七销售公共平台,开辟了电子商务销售渠道,以云三七品牌旗舰店构建了三七专营连锁体系。全国连锁店鸿翔一心堂也为三七产品销售开拓了新渠道。2015年文山三七作为道地药材知名品牌首批入选阿里健康联合天猫医药主办的“滋补中国”战略合作品种。  

    科技创新建平台品牌效益显成效

    文山州将立足三七产业优势,充分运用科技、现代信息技术等,扩大“文山三七”品牌优势,持续加大产业发展力度,努力让“文山三七”成为文山群众实实在在的“金不换”。  

    搭建标准化平台,种植实现有效监管。文山州将紧紧抓住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云南打造“云药”产业等机遇,在提高三七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和基地化发展水平的同时,以产业园建设为切入点,通过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引进科研院所和检测机构入驻园区,搭建三七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三七系列新产品研发,制定三七产业行业标准,推动了三七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以园区为平台的产业集群不断形成。同时,立足三七产业优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采取“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鼓励本地农业企业和合作组织在文山种植三七,推广“订制农场”模式,上联制药企业,下结三七种植农户,定价格、定质量,在把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实现三七标准田间地头的有效监管。  

    搭建科技平台,产品实现多元化。在现有的科研机构基础上,引进高科技人才,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实现“文山三七”产品进一步升级。发展道地药材、饮片、药品、保健品以及其他衍生产品体系,不断满足中医药向“治未病”转型、个性化治疗和大众健康管理消费的需求,促进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按照《云南省三七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做大做强三七粉产品,拓展三七切片产品市场;巩固发展三七中成药,提高现代剂型在三七中成药产品中的比重;研发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功能性保健品、天然日化品;加快拓展康复治疗、美食养生服务,鼓励发展集三七科技旅游、种植体验、文化博览等为一体的新模式,提升文山三七道地药材资源品质和价值。  

    搭建互联网平台,销售向电子化靠拢。文山三七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互联网+”产品。目前,文山三七已在天府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开创了文山三七“电子商务+三七+现代物流+金融”的运营模式,实现文山三七电子商务的实货贸易及文山三七场外衍生品的交易。今年,文山三七与阿里健康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借助“滋补中国追溯体系”的“码上放心”平台,实现文山三七“一品一码”的质量追溯,进一步提升文山三七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十三五”期间,文山州还将深挖三七产业的潜力,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的手段,建成三七原料交易市场、三七现代物流中心、三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网上商城等交易渠道有效融合的三七大产业发展格局,让三七这株“南国神草”走向世界。  

    (州统计局)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